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

从热情到抗拒,小时候缠着自己出门的宝宝是怎么消失的?_子女_父母_变更

母婴育儿 2024-06-19 浏览(333) 评论(0)
- N +

九岁的豆子,突然变了!发现他的变化后,我妈特别失落:

小时候豆子特别喜欢出去玩,每次都央求妈妈一起玩;

上小学后,豆豆有了自己的同学朋友,恳求妈妈少出门。

九岁以后,豆豆已经完全适应了一个人出去玩。甚至他的母亲也提出带他出去,但她不是很愿意...

这时,豆妈妈才意识到,以前喜欢和自己一起出门的宝宝们都不见了!即使他呆在家里看书看电视,他也不喜欢出去。

爱和妈妈一起出门的宝宝去哪了?

如果用一句话形容孩子的变化,那一定是:宝贝,长大了!

这里的“长大”不仅仅是他们的年龄,更是他们的心理!

随着孩子的成长,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行为模式也会时有变化。最大的变化就是他们在慢慢“逃离”父母,做自己!

其实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变化。作为父母,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强迫孩子出去,而是尊重他们的选择。

展开全文

孩子不愿意出门,多半是这些原因。

1、增强自我意识

随着年龄的增长,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。他们从一开始依赖父母,到现在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,变化很大。

这种心理变化让孩子更倾向于自己的小世界。他们完全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乐趣和满足感,不再依赖外界刺激。

2.社会焦虑

父母带着宝宝出门,大部分时间都是和亲朋好友聚在一起。对于孩子来说,这是一种无形的社会压力,让他们觉得很累。

与其被大人质疑,不如躲在家里做点自己喜欢的事。似乎年龄越大的孩子越容易害怕与人交往,总是担心被评价,从而产生一些社交焦虑。

3.利益转移

孩子的兴趣真的可以用“多变”来形容。之前喜欢的东西,在某个阶段可能会改变、弱化或者转移到其他方面。

可能在这个阶段,孩子只是不喜欢和父母一起出去,他们想做其他自己喜欢的事情。这种情况下,只有尊重,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消磨时间。

当孩子不想和他们一起出去时,父母该怎么办?

喊了很多次,孩子还是不想出去。这个时候,很多家长都会生气,甚至会忍不住抱怨和责怪孩子。

说实话,父母的这种态度只会把孩子推离他们。以后连基本的交流都成问题,更别说希望孩子和自己一起出去了,根本不可能。

所以,想要改变孩子,首先要改变自己。当父母希望孩子做某件事时,一定不要用要求的方式,这样容易适得其反。

第一步:理解孩子的感受。

我相信成年人有时候是不想做一些事情的。所以理解和尊重是维系和维持亲子关系的第一步。

试着去理解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出门,或者是害怕处理新事物?还是单纯的疲劳?还是只想待在家里?只有找到原因,家长才有希望解决这个问题。

第二步:与孩子交流。

和孩子开诚布公的交谈,是每个父母在育儿的道路上应该学会的技巧。只是抱怨孩子不听话,你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不听话?

用温柔的语气和孩子聊天,倾听他们内心最深处的声音。我相信,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不愉快,可能在这一刻得到缓解。毕竟,孩子们感到被尊重。

第三步:给孩子一个选择。

聪明的父母从不要求孩子,而是给孩子一定的选择权。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意见被重视,会很开心。

你可以问你的孩子你想去公园还是动物园。你想去你姑姑家还是你叔叔家?两者选一,孩子不会觉得纠结,反而更容易有答案。

第四步:让孩子激发兴趣。

如果孩子对一个地方或一项活动不感兴趣,家长不要太担心。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如果家长能激发孩子的兴趣,可能还有其他收获。

孩子喜欢动物,那就把目的地改成动物园;孩子们喜欢读书,所以他们必须去图书馆。只要他们从兴趣爱好出发,我相信他们是愿意配合父母的。

写在最后:孩子若是非常抗拒出门,那父母就设定一些小目标,先从走出家门散步开始;等到孩子慢慢适应,再把目的地设置远一些。每次他们有改变,有进步的时候,父母要适当给一些奖励,让娃更有动力。

标签: